大学堂论文网致力于各类论文代写、论文发表、论文修改、论文查重等论文服务!客服QQ:82274534

客服热线:14795812138
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范文 > 编导论文 >

青春校园题材网络小说的电影化改编研究

来源:www.daxuelw.org  发布时间:2016-12-13  
近年来大量青春校园题材的电影走入大众的视野,甚至掀起了一股热潮,有几部还取得了不错的票房和口碑。2011 年九把刀亲自操刀把自己的热销小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儿》改编成电影,在两岸三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极大地带动了青春校园题材影视热潮。之后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同桌的你》《何以笙箫默》《左耳》《万物生长》《我的少女时代》等大量青春校园题材组成和推动了这股热潮。我们发现这类题材的电影大部分是由热销的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网络小说自20 世纪末闯入大众的视野,到现在不到20 年的时间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绩,给传统纸质文学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而如今却进入相对瓶颈期。电影这一高收益的活跃艺术的介入,在解决自身改编来源的同时,对于解决网络小说当前的困境大有裨益。目前众多的网络热销题材小说被改编成电影,二者呈现出愈加亲密的发展趋势。下面对近年来比较热门的青春校园题材网络小说的电影化改编进行简要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共通性以及主要卖点元素,并主要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儿》( 以下简称《那些年》)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以下简称《致青春》) 为代表对网络小说和电影具体改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

一、网络文学与电影之间的关系

网络小说是网络文学的主体部分,二者同根同源,目前存在概念使用模糊的现象,对于网络文学为主题进行的论述,其针对内容大都是网络小说。为了便于收集资料、对比分析,此部分会在两个概念共同适用的前提下,将网络文学这一大概念作为研究对象。文学本来就是电影重要的改编来源,而相对于传统文学,在相同时代背景下———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文学和电影更具有共通性。伴随着传统文学边缘化,网络文学异军突起,这种大众化、商业化的非经典文学,更便于改编,故网络文学与电影的关系更加密切。从1998 年第一部网络小说———蔡智恒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引起反响,到现在网络文学发展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绩,且有大量网络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包括蔡智恒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虽然题材各异,但是由于网络文学自身特殊的年龄构成,年轻化、青春化必然成为网络文学近二十年来发展的伴随因素和主要发展趋势。而电影观众的年龄结构与之有很大的相似性。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0 年12 月发表的《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调研报告》显示,青少年是网络文学的主要用户群,年龄段在15 ~24、25 ~29、30 ~34、35 ~39 岁的用户群体分别占21. 4%、29. 6%、17. 4%、18. 4%,占整个网络文学用户的86. 8%。[2]15 - 16 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发布的《2014 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13年电影市场消费调查报告”显示的年龄构成中18 -39 岁观众占87%。[3]136显示出网络文学读者和电影观众的年龄构成有极大的重合性,网络文学读者群与电影观众群体有很高的契合度; 且中年和青少年是其主要的阅读者和观看者。另外《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调研报告》还显示,青少年网络文学用户对网络文学出版或改编的态度与整体网络文学用户对其改编的影视的支持率均是最高的,都达到79. 2%[2]32,这使得对网络文学改编具有很高的票房保证。除此之外报告还显示,网络文学用户喜爱的题材类型中除最喜爱的科幻科教类外,写实类和言情类分别达到39. 0% 和31. 8%[2]30,故具有写实和言情特征的青春校园题材是大众较喜爱的类型。网络文学借助网络这一年轻的电子媒介,运用当前流行和主流读者喜爱的元素,吸引了大量的青少年乃至如今的中年群体。选择当下大众认可的热门题材和热门网络小说进行电影改编具有较高的收视保障,而此类题材的高票房先例带动此类题材改编的同时,反过来又推动了此类型小说的影视化写作,乃至整个网络文学的场景化、口语化、戏剧性写作。如今青春校园题材热潮就极大地推动了网络文学的青春化写作倾向,如2012 年12 月“90 后文学网”联合各大文学网站与社团举办的首届“青春杯”网络文学大奖赛应运而生。

二、卖点元素分析

立足于当下时代和读者口味的网络文学,虽然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但在题材选择上相对于传统文学就会显得有些单一,其中更贴近青年生活的“青春”题材是网络文学一直以来就比较热门的题材。“青春”,在今天的商业包装下,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消费审美文化,它包含了从身体到精神的各种美好品质,如: 健康、激情、活力、漂亮、初恋、成长、梦想等附加因素。在商业传媒的推动下,青春不免将会承载更多的符号化因素,大众也将产生更多的共同性心理。网络与影视———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这一机制的推动者,个人和集体———无论是导演、作家还是普通的观众与之相互影响,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现在我们去看众多的文学网站,大都有“青春”这一栏目,而且是所有栏目中小说数量较多。如榕树下小说数量第二的“青春”栏目; 忽然花开设置的青春校园一级栏目,由“青春”和“校园”两个二级栏目组成; 潇湘书院下的“青春”栏目; 红袖添香的“青春校园”栏目等。显然“青春”是网络文学的一个标签化的重大卖点,一方面符合了其主要阅读群体的口味,另一方面反过来又推动了网络作家的青春化写作。被改编的这类电影打上的第一个标签便是“青春”,如《那些年》的看点标签是: 青春、校园、成长、感动、回忆; 《致青春》的看点是: 青春、校园、成长、小说改编; 《何以笙箫默》的看点是青春。作者和导演以回忆的形式来缅怀自己的青春,怀念青春的美好时光,故切合当下时代脉搏的“青春怀旧”主题是这类题材的最大卖点。小说《那些年》第一章的最后: “我的青春,不,我们的青春,就这么开始。”[1]22送给沈佳宜的结婚红包上写着: “新婚快乐,我的青春。”[1]274“敬,我们的青春。”[1]278 整篇小说充斥着九把刀的青春缅怀。影视在对小说进行改编时,延接了小说主要的“青春怀旧”主题,并用影视的方式更明确了这个主题,如电影《那些年》开头镜头摇过的高中用过的书桌、具有意义的苹果、那时的日历、笔记本、校服等。通过蒙太奇剪辑的方式,使我们跟着镜头开始回忆青春。《致青春》更是直接地向逝去的青春致敬,愿“青春永垂不朽”,正如辛夷坞所说“你知道回不去。青春已经是一场回忆。而人生越往前,你越怀旧,越感念青春的美好。”如果说小说《那些年》《万物生长》等是男性视角下对自己青春的追忆,那么《致青春》《我的少女时代》等则是女性视角下对自己青春的缅怀。

青春的讲述以“校园”为载体。除了地点意义之外,校园里特有的场景会掀起读者和观众的熟悉感和共鸣感,如《那些年》中升旗的场景、上课下课的场景、被老师惩罚、考试、成绩公布排名等场景。电影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以及镜头的选择性,更加凸显出“校园”这一作者重点怀念的场景,如《那些年》大力删减校园外发生的故事,把场景集中表现在校园内。《那些年》和《致青春》,虽然前者主要发生在高中,后者主要发生在大学,但都围绕着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以及身边要好同学的故事进行讲述,校园里单纯的“爱情”和“友谊”是展示青春的主要内容,感动主要来自于这里。除此之外,还伴随着“成长”和“梦想”等重要因素,如电影《那些年》中的经典段落———关于梦想的讨论、《致青春》女孩儿们宿舍中讨论各自的梦想等; 故事背后是他们的成长历程,在讲述故事时,或以自白性文字或以独白形式呈现的成长感悟,和读者及观众形成共鸣。作品中除了男女主人公之外,还有其他不同成长经历的人物,对他们的成长故事进行讲述,增加故事张力的同时,也能增大观众和读者的共鸣概率。

“遗憾”是青春少不了的元素,在这类题材中,遗憾主要体现在爱情上,这类电影和小说中主要讲述的校园爱情最后大都以分手告终,这段爱情故事之前讲述得多单纯美好,遗憾就会有多大,遗憾是这段青春的结局,也或者正是遗憾才那么难忘,《那些年》以大家追过的女孩儿沈佳宜嫁给别人结束,《致青春》《匆匆那年》等男女主角最后都以分手告终,《何以笙箫默》男女主角不告而别多年,正如九夜茴在《匆匆那年》的引中所说,“每个人都有青春,每个青春都有故事,每个故事都有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回味不尽的美。”电影在对小说进行改编时,会增加遗憾点,这些遗憾也是作品给观众和读者造成经历感的重要因素。这类题材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想要把那段美好的记忆以物质化的形式保存下来,来缓解内心的遗憾。

综上所述,电影在对小说进行改编时沿承了小说的“青春怀旧”主题卖点,又强化了“校园”“爱情”“友谊”“成长”“梦想”“遗憾”等卖点元素。

三、具体改编过程的对比分析

主要以《那些年》《致青春》为代表,将其放在具体的电影化改编过程中,对两种作品进行简要的对比分析。这类题材的时空结构很简单。小说大都以传统的时间顺序对青春进行回忆性讲述,从那些年讲到现在。小说《那些年》开头———“故事,应该从那一面墙开始说起。一九九零年夏天,彰化精诚中学初中部,美术甲班二年级。”[1]18 接着就围绕开头明确交代的时间地点开始回忆性讲述,直到沈佳宜婚礼结束。这种具有故事性、场景性特点的叙述,增强回忆性和缅怀感的同时,也利于电影的改编。电影对小说进行改编时,采用了“现在—过去—现在”这种开头和结尾相呼应的时空交织模式,开头的“现在时”作为开始青春回忆的一个引子,运用蒙太奇手法增强了回忆感,《匆匆那年》《我的少女时代》等也是这种时空结构。另外,小说《致青春》开头———“九月十日,南国的盛夏,烈日炎炎。大学新鲜人郑微……”开始了传统的时间顺序讲述,电影对其改编时保留了这种时空结构。事实上这两种时空结构差距并不大,都是传统的线性时空结构,只是前一种叙述模式更能加强回忆感。网络小说的这种时空结构也利于影视改编。

对比小说和电影时会发现导演对小说情节和人物进行了很多的改动,或删减或增加或改变,使得电影故事更具有设计感和戏剧性。正如陈犀禾所说,电影对小说进行改编时要“根据独特的电影法则和惯例、文化的表意元素,以及根据制片人和导演的理解作相对的转化。”[5]162 即使是《那些年》中的九把刀,在把自己的小说改编成电影时,也做了很大的改动。首先是删减了很多情节,如小说前面近百页的初中叙述完全没有出现,主要是柯景腾和李小华之间的故事,与电影要表现的追过的女孩儿———沈佳宜是不太相关,甚至不利的; 高中阶段的故事也做了很多的删减,如寒暑假的校外故事。一些不太重要的人物也被删减掉,如沈佳宜的姐姐。《致青春》把小说中郑微宿舍的六个人删减到四个人,使得故事更简洁紧凑。受电影的形式和时间限制,电影的主题突出,情节较紧凑,线索要求简单,所以那些不必要的线索以及主题外的情节就会删除。其次是增加了很多情节和元素,使得电影作品更具有戏剧性,主要增加了很多夸张的喜剧情节,丰富故事的同时,迎合当下观众的喜剧口味。如《致青春》为了表现郑微刚开始的天真梦幻,增加了童话特效,开头的梦境以及与陈孝正确定关系后突然幻视的水晶鞋等;《那些年》中增加了柯景腾学习上的搞笑情节、半夜大声背单词和邻居对骂的情节、沈佳宜在学习上的搞笑小细节、婚礼上狂吻新郎的情节等。人物上增加了胡家玮这个人物,在女主角身边与女主角形成鲜明的对比,丰富故事线索的同时,也增强了故事的张力。九把刀在对小说进行改编时,也对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进行了改动,电影中主要讲述的高中阶段的故事就和小说有很大的差异,如沈佳宜和柯景腾在高中并不是一个班级,晚上也没有一起补习,在电影中为了故事集中和方便拍摄,把他们安排在同一个班。柯景腾也并非如电影中所显示的那样一开始学习成绩很烂,沈佳宜激励督促他学习。小说中的场景更复杂,柯景腾课业成绩总保持在全校前三十名,沈佳宜甚至要向他请教数学题,二人的差距没有那么大,男女主人公之间强大的反差所形成的张力是电影惯用的戏剧性手段。电影更夸张和富有戏剧性的表达使得二人之间的故事更具有趣味性,也更传奇化。而导演和作者不同时,导演也会出于自己的理解对小说做出改动,如《致青春》的结局,赵薇没有让郑微和林静在一起,给了我们一个更开放的结尾。

九把刀在小说中主要通过幽默调侃的文风给读者以阅读快感,而电影是在小说基础上的再加工,这种风格通过故事的传奇化,以及夸张的画面情节来展现。创作者在创作时与那些年之间的时间差,人生阅历、心智上的改变,是造成创作者赋予作品趣味性、戏剧性的主要原因。对《那些年》居高临下的自嘲,形成笑点,顺便讨好读者和观众。较近的电影《我的少女时代》在追求这点上就有些过度,甚至过于套路化,设计痕迹明显。相对于电影,小说艺术会展现的更真实,如九把刀在小说中所说,“但这份青春记录,就因为希望充满最真实的气味……”[1]270除此之外,电影和小说都会创造一些经典语句,如《那些年》小说中的: “我想当一个很厉害的人。……让这个世界,因为有了我,会有一点点的差别。”[1]172“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s. ”[1]202 电影在改编时,尽量保留这些经典语句的同时,还会创造一些经典台词。正如九把刀在小说中的吐槽,“电影总是装了很多经典名句,试图教导我们应该用更宽大的眼睛看待人生,等待成为我们的座右铭。”[1]266 这些语句是“过来人”身份的创作者的青春感悟和总结,或与大众产生共鸣或给观众和读者一些启发,增强作品的意义感。

电影对小说进行改编时还会运用自己的多媒体特色,创造切合电影的主题曲,如《那些年》的主题曲《那些年》、《致青春》的主题曲《致青春》、《匆匆那年》的主题曲《匆匆那年》、电影《何以笙箫默》的主题曲《默》等。这些与作品名字重合的主题曲,一方面在电影发布之前可以和预告片一起对电影达到宣传效果,另一方面在电影中或者结尾出现与画面一起表现主题。

青春校园题材的网络小说和电影以其鲜明的卖点和有针对性的观众群受到大众的青睐,二者形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的循环系统。电影在对小说进行改编时,针对自身的艺术特征做出相应的戏剧性改变,但应注意不可过度夸张,打破其真实性。网络小说应注意不可太过于迎合影视,使得网络小说失去自身艺术魅力,走入另一个困境。另外小说和电影不可太遵循之前此类型的模式化情节元素,使得此类型题材单一无创新,这是当下青春校园题材作品存在的最大问题。

TAG标签: 代写编导论文  代写MBA论文  代写硕士论文  

联系方式

客服QQ:82274534
客服QQ:84468591
热线客服 :15012858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