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ww.daxuelw.org 发布时间:2017-07-10
随着地方高校的转型,媒介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加突显,这对培养传媒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而对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地方院校更是产生了重大冲击和影响,以至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与尴尬。为此,针对困境,分析原因,找到突破口,则成为众多地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面对并着手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当下地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遭遇到的七种主要困境
(一)招生“盛况”遭遇就业“剩况”
播音专业教育因其专业特殊性,本不属于大众普及式教育。但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数字得知,教育部2001年共批准7所高校设立播音主持专业,至2006年,仅6年间教育部就批准55所高校开设该专业。而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局人事教育司统计,截止2003年底,全国播音员、主持人是二万二千六百人(岗位),已经处于基本饱和的状态。对此早在2004,南京师范大学毕一鸣教授就撰文指出:“目前这项专业教育处于低水平盲目扩张的状况,总体规模已经是供大于求,今后的就业形式不容乐观。”认为应当“遏制那种盲目办学的势头,认真审查各校办学、办专业的资质”。[1]而这种呼声并未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6年之后全国不同类型特别是地方高校反倒以“爆棚”般的态势陆续加入到创办该专业的大潮之中。截止到2015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办该专业的高校已有500多所,其中,地方类院校就有400多所。然而,如此招生“盛况”,却换来了教育部2014年10月公布的15个全国就业率低专业的“红牌”警示。
(二)纷纷设立遭遇办学力量薄弱
播音专业在师资、设备等软硬件条件上有其特殊的专业要求,师资需要“双师型”,设备需要高投入,学生需要多实践。但是由于盲目扩招,致使许多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办学力量严重不足。师资多是原来从事中文、口语、新闻等教学工作的半路出家人员,或是外聘当地媒体一线播音员主持人做兼职,或是直接招聘本科或相近专业硕士毕业生,这些教师要么缺乏实践经验,要么缺乏教学经验。同时,许多地方高校缺乏必要的专业设备,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得到录播室、演播厅、编辑室等实训室的模拟和体验。加之地方院校所处的地方媒体可供学生实践资源有限,学生专业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差,与一线渐行渐远,难以得到地方媒体的认可,同时也使地方媒体有限的实习资源对地方院校学生不愿接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三)就业岗位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求遭遇高校低起点单一技能培养
在全媒体视域下的当下,媒体特别是地方媒体急需同时具备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播报等综合能力的专业人才,需要具备高度新闻敏感、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记者型主持人,或懂交流、善表达、接地气、 说“人”话的出镜记者,或有扎实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做背景支撑的专家型主持人等。而现实中,许多被媒体和受众认可和推崇的主持人却往往是非播音主持专业出身,这种状况与许多地方高校低起点的单一技能培养有直接关系。地方高校所能招录到的专业学生,其高考分数多在三百二、三十分至四百四、五十分之间,而处于这个分数段的学生往往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自主性不强,整体文化素质薄弱。加之大部分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乃至教材等都是沿用或借鉴中国传媒大学传统模式,没有顾及到中国传媒大学所独有的优势所在,如几近万里挑一声像俱佳、文化素质高的好生源、充裕的师资队伍、高端完善的专业设备、丰富的专业实践机会以及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的改变模式等等,导致许多院校仍在延续传统的课程设置及授课方式,致使教师和学生把大量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有声语言及副语言表达这一单一技能训练上,过多地注重外在形式的呈现,轻视新闻传播理论素养、语言文学等文化素养、编辑制作等实际技能的传授与培养。由此对学生也形成一种误导:认为只要形象美、声音好、语音正就可以成为播音员主持人,轻视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和领悟。这种不考虑一线媒体对专业人才多元复合需求的培养模式,势必会被媒体所否定乃至摒弃。
(四)招录方式遭遇专业、文化两难取舍
由于地方高校属于第二批次普通本科,所招录的艺术生,无论是艺术分值,还是文化分值,都明显低于第一批次招录的独立艺术院校或重点院校,致使许多地方高校招录方式徘徊在专业、文化两难取舍之中:如果按照专业过线、文化从高到低排序招录,招录来的学生文化、专业往往两不突出,这类学生多是为上本科而报考该专业,到校后,由于兴趣、性格、相貌、声音等因素,导致其学习专业时兴趣不浓、意识不强,学习理论文化类课程时,由于基础不牢,学习过程也比较吃力,由此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如果按照文化过线、专业从高到低排序招录,生源尽管形象、声音、性格、表现力等专业素质相对要好一些,但整体文化素质低,学习意识差,基本常识欠缺,轻视相关学科的学习,直接影响其理解力及感悟力,致使其整体专业水准并不突出。
(五)播音专业学科定位遭遇归属不明(艺术类;语言类;传播类)
目前,各学历层次的学科定位很不统一:播音本科属于艺术类下的播音与主持艺术;硕士属于中国语言学下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属于艺术学下的广播电视艺术学,或新闻传播学下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学。学界一直处于争议之中:陈京生认为应回归至新闻学[2];毕一鸣认为应纳入新闻传播学[3];成越洋、赵政绪认为应拓展至言语传播等[4]。由于学科归属问题导致许多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一系列问题都比较模糊。
(六)多采用“拼盘”式培养模式,该模式遭遇难以推行
事实上,许多地方高校早已意识到了对播音专业学生加强理论和文化素质培养的必要性,也注意到了播音专业与语言学、新闻学和艺术学的密切相关性,再者考虑到教育部规定的学科定位和主干学科,于是,在课程设置上,许多地方院校便利用原有师范类或综合类院校师资优势,在开设播音专业主干课的同时,纷纷开设中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类、艺术类等相关课程。这种大而全的样态对播音专业人才培养看似比较全面,却难以取得实际成效。一方面缘于学生自身只注重专业而轻视其他;另一方面也缘于授课教师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仍采用原来教授中文或新闻专业学生的模式和套路,致使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上课成了“受罪”,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TAG标签:
专业 人才培养 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