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堂论文网致力于各类论文代写、论文发表、论文修改、论文查重等论文服务!客服QQ:82274534

客服热线:14795812138
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范文 > 编导论文 >

人机合作开启大数据时代新闻报道新格局探讨

来源:www.daxuelw.org  发布时间:2017-07-10  
今年3 月,一名人工智能记者在韩国《金融新闻》编辑部正式上岗。每天股市收盘时,这名人工智能记者仅需0.3秒就可根据韩国证券交易所的数据,写出一篇有关股市行情的新闻报道。而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读者分不清楚到底是人写的还是机器写的。①

每当类似的新闻出现,总会有人担心职业记者和编辑会失业,新闻行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甚至有些新闻报道直接冠以“机器人写稿,记者们‘哭晕’”这样的标题。笔者认为,技术进步带来的媒介发展是势不可挡的,在大数据时代,将人工智能充分运用到新闻报道领域,人机之间进行充分有效的协作,不但能释放记者的时间和精力,还能大大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对社会、媒体、受众而言是三方共赢。

人工智能报道新闻的优势

1. 大数据收集、处理能力突出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②大数据着眼于全体数据,不同于以往的抽样调查。近年来,大数据之所以能引起专家、学者的重视,主要是因为对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所带来的信息价值以及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前景。

从技术上看,人工智能记者写稿分为三个流程:采集筛选数据、运算分析、与写作模板匹配写作稿件。目前,人工智能记者主要应用于财经、体育、气象、健康等报道领域,由于这几类新闻报道已有很多固定、成熟的报道模式,使用人工智能记者可以减少很多复杂的基础性工作。美联社在2014年使用人工智能Wordsmith 平台后,关于企业季度经营状况的报道量增长了十多倍,从原先的每季度300 篇一跃上升到3000 多篇。③

2. 新闻报道速度惊人

许多公开的资料显示,人工智能记者完成新闻报道几乎可以与相关新闻事件同步。文首提到的韩国媒体启用的人工智能记者,在股市结束后的0.3 秒内便可以完成当日股市行情的新闻报道。2015 年9 月,腾讯财经推出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一分钟内便可生成稿件并输出推送给用户。这些充分说明人工智能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抓取相关的、有用的数据并进行加工处理,完成一篇完整报道的效率非常高。这种数据处理速度,传统新闻人只能望其项背,这也让新闻记者从繁琐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中解放出来。

3. 更加个性化的新闻阅读体验成为可能

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针对自身受众定位提供报道。而在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不单单能为用户提供信息,同时也从用户身上搜集个人的媒介接触行为习惯,例如对新闻的选择性阅读,阅读的时间长短,是否有评论跟帖、转发等行为。基于对新闻终端用户喜好和习惯的了解分析,新闻报道的内容将会更加个性化,每个终端用户收到的内容将是为他量身定制的,从而大大节省获取有效信息的时间成本,提升新闻传播的效果。

2015 年10 月,在国家统计局发布9 月CPI 的有关数据后,腾讯财经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 以几乎零时差的速度,发布了四个版本的新闻稿件:常规版、精要版、研判版、民生版。前两个版本是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常规版”800 多字;“精要版”200多字,旨在满足快速化阅读。“研判版”依托数据,对经济形势走向进行分析判断;“民生版”把视角对准了老百姓最关心的食品和住房价格,自动抓取微博上有关CPI 的讨论,并结合当时的新闻热点“青岛大虾”事件,通俗易懂。这四个版本风格迥异的报道,既证明了人工智能在模块化生成新闻报道方面的写作潜力,又为发展个性化阅读服务提供了可能性。④

据《纽约时报》内部统计的数据,经过该报机器人编辑Blossom 自动筛选后推荐的文章点击量是普通文章的38 倍。⑤可以预见的是,在新闻报道领域将会出现更多的机器人写作现象。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记者、编辑就可以被完全取代。

大数据时代新闻从业人员的生存空间

1. 做职业把关人,更好地把握舆论引导的“时度效”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时、度、效。”所谓“时”,我们可以从时效、时机、时代上理解,解决的是“何时报道”的问题。新闻作为易腐品,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下,新闻媒体必然会尽力争夺报道的先机,但是大量反转新闻的案例告诉我们,一味“抢先发布”有时是以牺牲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为代价的,最终伤害的是媒体的公信力。所谓“度”,我们可以解读为分寸、尺度,即在报道中要注意数量、强度、深度,解决“如何报道”的问题。所谓“效”,可以从效果、成效方面理解,主要针对新闻报道和舆论的影响问题。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从新闻线索的收集、采访、编辑到发布的时机选择等环节都要经过职业新闻人的重重过滤、把关,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而在网络时代,信息来源不再被传统媒体所垄断,传统把关人作用被弱化。新闻是一种社会产物,新闻报道涉及的领域广泛,报道的内容包罗万象,并承载了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人工智能虽然可以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快速模块化、精细化处理,但是面对复杂的人类社会以及细腻微妙的人类情感世界,终究不能代替复杂的人脑。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真相没有被完整地披露出来,一时间网络上的言论有可能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利用人工智能,可以轻易地抓取网友的观点,形成一篇快速的数据新闻,但是如果其依托的基础是尚未明了的新闻事实或者是假新闻,网上的声音不可避免地出现情绪化倾向,这样的一篇报道如果在第一时间发布,结果只会用大数据来进一步误导舆论,不良影响会更加深远,甚至会给当事人造成不适当的困扰。

人工智能记者几乎做到了零时差发布新闻,但是如果没有职业新闻人在报道选题、报道时机等环节的“把关”,没有在报道的分寸、“度”上的把握,“快”有可能成为饱受诟病的缺点,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 发挥从事深度报道的独特优势

在深度报道方面,职业新闻人的地位是无法被机器取代的。启用人工智能记者的韩国《金融新闻》编辑部主编严虎动表示:“记者要想不被时代淘汰,就必须向深度调查记者转变。”

TAG标签: 人机  合作  开启  

联系方式

客服QQ:82274534
客服QQ:84468591
热线客服 :15012858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