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堂论文网致力于各类论文代写、论文发表、论文修改、论文查重等论文服务!客服QQ:82274534

客服热线:14795812138
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范文 > 金融论文 >

论内部评级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www.daxuelw.org  发布时间:2017-09-09  

(举世瞩目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最终版本将于2004年底公布,并于2007年在成员国开始实施。作者最近在欧美等地考察发现,花旗、汇丰、德意志等大型国际银行都认为,实施内部评级法可以直接降低资本要求,提高资本充足率,并享受国际清算银行给予的资本优惠。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银行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增强风险预警和预控能力,使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趋于一致,从而保证银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本文围绕巴塞尔协议的最新要求,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特点,探讨了内部评级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范围、运作方式与技术要点,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巴塞尔委员会高度重视内部评级法(IRB)在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中的作用,并将采取措施鼓励有条件的银行建立和应用内部评级系统及配套制度。当前,内部评级法作为新资本协议的核心内容,正在成为全球银行业开展风险管理的主流模式。本文将围绕巴塞尔协议的最新要求,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特点,探讨内部评级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范围、运作方式与技术要点,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新资本协议与内部评级体系

内部评级体系是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工具,包括内部评级系统和内部评级体制,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信用风险管理的软硬件平台。新资本协议规定,具备并应用内部评级体系的银行有资格向本国监管当局申请实施IRB法进行资本监管。监管部门应对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实行经常性检查,以保证其符合巴塞尔协议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内部评级系统的有效性。内部系统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保证内部评级过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评级系统应包括模型建立、数据收集、风险分析、损失量测算、数据存储、返回检验等全部过程。同时,银行应具备一套客观和统一的评级标准,并证明该标准涵盖了所有与借款人风险相关的因素。第二,内部评级应基于两维评级体系。一维是客户风险评级,以违约概率(PD)为核心变量;另外一维反映债项风险评级,通过债项自身特征反映预期损失程度,以违约损失率(LGD)为核心变量。第三,实现风险级别的细分。银行对正常类贷款的客户至少要划分为6-9个等级,不良贷款客户至少要划分为两个等级。对于每一等级客户,都要单独测算其基本风险指标,这不仅可以使银行更准确地测算所要承担的风险和所需配置的资本,还可以使同一银行内部不同的分析评估人员对同一组客户做出一致性分析。最低数据要求。内部评级法应建立在精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因此对数据的质量和数量都提出了很高要求。对于使用基本IRB法的银行,巴塞尔协议要求具备5年以上的历史数据来估计并验证违约概率;对于使用高级IRB法的银行,必须有7年以上的历史数据来估计违约损失率LGD。巴塞尔协议同时要求银行评级的历史数据必须加以保留,作为系统完善和检验的基础和依据。评级系统的检验、升级与维护。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内部评级的方法经过严格的统计检验,不仅要求样本内一致,而且要求样本外预测精度高。银行风险敞口在各等级之间合理分布,且任何一个等级中最好不超过总风险头寸的30%。银行应对内部评级系统进行经常性检查和更新,并进行标准化程序的后评价,以保证系统的实用性和正确性。上述条件所包含的技术参数必须经过监管当局的技术确认,同时满足新资本协议关于信息披露的有关要求。内部评级的业务流程、组织机制和管理制度。巴塞尔委员会要求实施IRB法的银行,其各项评级结果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独立的评审加以最终确认。这些银行还必须建立完善的操作流程和组织体系,以保证内部评级的独立性、公正性和一致性。

二、内部评级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内部评级包括客户评级和债项评级两个方面,它能够提供客户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预期损失率(EL)、非预期损失率(UL)、违约敞口(EAD)等关键指标,不仅在授信审批、贷款定价、限额管理、风险预警等基础信贷管理中发挥决策支持作用,而且也是制定信贷政策、计提准备金、分配经济资本以及RAROC考核等组合管理的重要基础。经过多年实践,国际先进银行基本上都建立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内部评级模型及IT系统,在相关的数据清洗、风险计量和流程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提高。

(一)作为信贷审批的重要依据审批是信贷业务的起点,也是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内部评级可以在信贷审批环节直接发挥作用,对信贷决策提供技术支持。通常,银行的客户风险等级分为10-20级。信贷审批标准与内部评级紧密挂钩,当评级低于某一级别(如CCC级)时,该客户被列入非投资级别,其授信申请将遭到拒绝。

准确、及时的内部评级对合理制定信贷策略至关重要。国内商业银行通常把注意力放在AAA级客户营销上,总试图对低风险客户给予更大的额度授信,而事实上银行从这类客户身上得到的收益相当有限,因为他们资信等级高,资金较充裕,往往会以各种形式变相压低价格,缩减银行赢利空间。经验表明,评级位于A到BB级之间的客户往往是信贷收益的主要来源,应成为银行重点营销对象。

(二)作为贷款定价的计算基础贷款定价涉及信贷业务的经营成本、资金成本、税负成本、风险成本和资本成本等多种要素,还要充分考虑市场竞争情况以及与客户谈判地位等因素,才能最终确定贷款利率。贷款定价的基本公式为:贷款目标利率=资金成本率+经营成本率+税负成本率+预期损失率+经济资本目标利润率+/-竞争性浮动。其中,预期损失和经济资本是贷款定价中的关键和难点,需要在内部评级系统中计算生成,这就要求银行对所有客户进行内部评级,并计算每笔贷款的预期损失率,再结合预期收益率、资金成本和经营费用等因素,综合确定信贷产品的基准价格,从而保证每个客户都能对银行实际收益有所贡献。在日趋集约化经营的市场条件下,优质银行和劣质银行在风险管理水平上的差异,就会通过贷款定价水平,最终反映到实际收益能力上。

(三)为风险限额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风险限额是在内部评级基础上,根据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即RAROC,RiskAdjustReturnOnCapital)的最大化原则,通过资产组合分析模型确定的风险敞口上限。风险限额管理是一种先进的风险控制技术,近年来在西方银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限额管理是建立在风险计量分析基础上的动态化、系统化的风险管理工具,不仅能够包含银行的各种政策导向,还可根据风险的最新变化及时做出调整。2003年,国内信贷规模高速扩张,各家银行年初制定的信贷计划几乎全部突破,助长了新一轮经济过热的形成,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我们在风险限额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商业银行应参照国际标准,加快建立、健全风险敞口总量的约束机制,要系统化地测定各敞口风险限额,实施以行业、区域、产品、客户为多维度的限额管理,并对风险限额的执行情况实行连续监测。各敞口业务规模一旦接近或突破风险限额,银行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

TAG标签: 风险管理  内部  评级  

联系方式

客服QQ:82274534
客服QQ:84468591
热线客服 :15012858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