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堂论文网致力于各类论文代写、论文发表、论文修改、论文查重等论文服务!客服QQ:82274534

客服热线:14795812138
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范文 > 金融论文 >

论货币政策执行与银行监管协调研究

来源:www.daxuelw.org  发布时间:2017-09-09  

摘要:本文对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机构职能的划分、货币监管与银行机构及行为监管、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关系,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对于经济周期的不同特性、协调环境的建设、科学性的增强做了分析。在分析当前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协调几个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双方协调的思路。

一、货币政策执行与银行监管协调的几个理论问题

1.货币监管与银行机构及行为监管的关系

货币监管与银行机构及行为的监管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是目标不同。货币监管最终目标是维护币值的稳定,立足于金融机构的总体稳定和金融整体运行效率的提高,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机构和行为监管是防范银行机构的操作性违规和风险的发生,保护存款人和投资人的合法权益。二是对象不同。货币监管的对象不仅是银行机构,广义上还涵盖全部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及整个金融市场,尤其是通过对金融市场的监测分析,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经济主体的资金流动,是货币监管的发展方向。机构和行为监管的对象主要是单个银行机构及其经营行为。三是内容不同。货币监管的内容既有宏观又有微观,涉及全社会货币供应总量、货币价格、金融市场等多个方面。机构和行为监管主要是市场准入、退出和日常的经营行为。四是方法不同。货币监管强调通过监测分析进行前瞻性研究,向监管对象提供有效的货币信息,引导银行机构和全社会的预期,落实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机构和行为监管刚性较强,主要依照法规政策,运用行政手段,着重处理与客户的关系。

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互动关系

银行监管营造的稳定而有效率的金融环境是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条件。金融组织体系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环节,严格的银行监管使银行机构稳健合规经营,不良资产占比较低,能使得货币政策在银行机构顺利传导。当然,如果监管过于严格,导致金融压抑影响金融深化,又不利于货币政策的顺利传导。反之,如果银行监管不力,导致不良资产占比较高,经营风险加大,将会直接降低货币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另外,金融风险将会导致货币的紧缩效应,对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实施有着直接的抵触。货币政策实施达到的币值稳定是银行监管的基础条件。有效银行监管的先决条件之_是稳定、可持续而又确当的宏观经济政策。而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与可持续性,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就是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机构只有在稳定的货币环境中才能正常运行。币值不稳将引发各类市场经济主体债务偿付困难,增加银行的不良资产,引发金融风险的产生,银行监管就难以完成确保银行体系稳定的目标。

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对于经济周期的不同特性

反周期和顺周期的经济政策,尽管并不能消灭经济周期,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减少经济周期波动程度有着明显的作用。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银行监管,都是在同一宏观经济环境下进行的。从宏观层面考察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最为突出的就是双方对于经济周期的不同特性。货币政策通常是逆经济周期的,而银行监管通常是顺经济周期的,这两种矛盾的特性在银行体系自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巴曙松:2004)。

在经济高增长时期,为了预防和抑制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主要是收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总量。此时,银行经营的难度小,效益好,风险低,银行监管机构对银行经营行为的风险约束相对较松。在经济衰退时期,为了防止和抑制通货紧缩,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主要是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总量。而此时有效信贷需求小,银行业务拓展困难,新增贷款总量减少,而这种现象又会引起银行不良资产占比较高,资产质量下降,银行监管机构对银行经营行为的风险约束较紧。

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协调环境的建设

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由内部协调发展为外部协调,二者协调环境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应该说这对于协调的效率和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新的协调格局下,协调的环境主要有两个方面:﹁是金融深化的程度。即如何促进金融资产增长的速度快于国民收入增长的速度,银行流动资产规模相对于国民收入不断扩大,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对于发展中国家,其主要途径是金融自由化,在我国,金融机构内控制度的完善,抵御和化解风险能力的提高,正是银行监管机构希望通过强有力而不断的监管实现的目标。二是风险处置方式的完善。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及地方财政对于化解银行机构风险的能力较弱,银行体制的不完善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数额大,占比高,农村信用社经营负担重、亏损严重、存款保险制度尚未建立等原因,化解银行机构风险主要依靠中央银行,央行“最后贷款人”角色的可替代性较低。如果银行机构都能稳健经营,存款保险制度早日建立,银行体系对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依赖性就会降低,这将会使央行更好地执行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科学性的增强

货币政策调控与银行监管协调,需要建立在各自运用政策和实际操作科学性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一是货币政策要增强前瞻性。就是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量,要对全社会货币供应总量、市场主要行业物价水平、金融市场交易量和利率水平、银行机构经营和贷款的行业分布等的分析、预测和科学性判断,以此制定出反周期的货币政策措施,适时、适度调控经济,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二是银行监管要转变理念。长期以来,我国金融监管的理念是:管制、封闭。监管机构对金融业的经营限制过多。从客观上看,我国金融机构确实也存在着自律能力弱和法制观念淡薄的问题。从主观上看,也有监管法规滞后、体制僵化、架构不合理、手段落后等问题的存在。因此,要将监管理念由管制式、封闭性转变为开放型、透明度高,并要体现服务的理念。由合规性监管向导向性监管转变;由直接的监督检查转向间接的考评监测;由单向被动转为双向互动;由注重事后查处转为事前警示和过程监管。以监管促进货币政策的落实、促进稳健经营、推动平等合法竞争、推动内控制度的建设、促进金融创新,不要保证所有的银行机构都不倒闭,不能把个别银行的倒闭看着是监管的失败,市场经济本来就是优胜劣汰,不过考虑到银行业的负外部效应,必须要更为慎重。

二、货币政策执行与银行监管协调的几个现实问题

1.“房贷新政”与“房贷指引”的差异

TAG标签: 货币政策  银行监管  协调  

联系方式

客服QQ:82274534
客服QQ:84468591
热线客服 :15012858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