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版权贸易大概应从二十世纪初算起。1899年,时任南洋公学院院长的张元济与严复经多次协商,最后就出版严复所译《原富》达成协议:南洋公学院以2000元买下《原富》译稿,同时,协议约定书出版后再按二成版税付给严复。这是今天有据可查的最早的现代意义的版权贸易。这次贸易,在我国既无国内版权法又未加入版权国际公约的社会背景下,体现了对版权和版权人的尊重,在我国的版权贸易历史中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之后过了十年,也就是到1910年,我国才颁布了第一部版权法—《大清着作权律》。1923年9月12日,我国代表在《国际禁止淫刊公约》上签字,这是我国加入的第一个国际出版公约。由于国力较弱,这时期的对外版权贸易也是寥寥无几.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八十年代初,由于文革十年动乱,整个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包括版权法在内的整个国家的立法工作举步维艰、进展迟缓,既没有版权国内立法,也就不可能加入任何一个国际版权公约。虽然此间曾有过我国与前苏联及东欧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间相互“友好”使用作品的行政规定和实践活动,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涉外版权贸易总体而言可谓踪影难觅.
1990年,我国正式颁布并实施了《着作权法》,一年半以后,也就是1992年10月,我国又正式成为《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成员国。从此以后,我国内地出版社才有了全面开展国际版权贸易的环境与法律依据,中国的对外版权贸易才走向正规化之路.
1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发展历程
1.1 199介一2000年间的图书版权贸易1992年10月,中国成为《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成员国,具备了开展版权贸易的良好法律环境,图书版权贸易开始迅速发展起来,海外版权贸易尤其是引进版权数量逐渐增多。我国图书版权引进与输出比的变化可以以1991年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1991年之前,版权输出大于引进,从1992年中国加入国际版权公约开始,引进情况开始发生两个根本性变化。一是引进数量开始超过输出,二是版权引进地从以我国的台港地区为主逐步转为以外国为主。1992年以后又可以19%年为界划分,1996年之前引进与输出比在4:1之内,1996年以后,引进与输出比大体维持在10:1的状态。在199任一2000年间,我国通过出版社开展的图书版权贸易数量超过30900种,其中引进25700多种,输出5100多种,引进与输出的总体比例大约为5:1.
1.2 2001一2006年间的图书版权贸易
2001年开始,国家版权局对版权情况进行全面的统计工作,为定量研究我国图书的版权贸易提供了可靠数据保证。图书版权贸易2001年为8861种,到2004年达到11354种,引进与输出的比例平·均约为10:1,2003年,引进与输出比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值15:1,存在着严重的贸易逆差。到2004年,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出版物版权引进势头趋缓,版权贸易逆差有所缩小.
从图1可以看出,2004年,中国出版物版权引进共11746项,版权输出1362项,输出与输入比为1:8.6,而在2003年版权引进12516种,输出811种,输出与输入比为1:15,与之相比较,版权输入有较大幅度减少,而输出则有较大幅度增长,输出与输入比得到较大的改善。2005和2006两年又相继回落,引进数量减少而输出数量增加是逆差比例回落的主要原因.
2我国图书版权对外贸易现状
1999年以来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中引进版图书的地位不断提高,关注一下近几年国内各大热门畅销书排行榜情况就会看到,每年总会有那么几本引进版图书稳居排行榜前几位而分享着图书消费市场的巨大利润,以至于出版行业称引进版图书为“码洋的发动机”.
至2004年,在我国引进版图书品种以平均每年1000多种的速度递增的同时,版权贸易逆差也年年近于或大于10:1。有两种观点值得注意,出版界有关人士认为,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的话,中国出版业在世界出版巨头的强势入侵下,不仅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连锁性的“崩盘”危机,更意味着在中国经济腾飞的大背景下,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国家软实力发展水平还无法真正匹配一个大国的和平崛起。与此同时也有专家认为与出版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目前引进版图书占出版总量比率平均不到10%,因而引进版图书出版应还有更大的空间可供开拓(德国引进版图书占出版总量的20%;日本、韩国等国家引进版占图书出版总量的30%一40%以上).
2.1引进版图书分类统计分析
无论是图书引进过于盲目,还是图书引进规模不足,从2005年引进版图书的Clp统计数据看到,引进版图书总量下降了6.8%,但同时有五个类别图书引进数量却有大幅度的增加。那么是否可以认为2005年、2006年我国引进版图书出版在褪去浮躁回归理性了呢?恐怕不能简单得出结论.
我们根据1999年至2006年1一5月份引进版图书CIP数据,编制了《1999年—2006年1一5月引进版图书分类、种数统计》,力图通过数据回顾总结一下我国引进版图书的出版结构、规模、引进图书资源分布等相关情况,使致力于引进版图书出版的出版社在今后版权引进工作中真正实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目标引进图书内容与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出版社在引进图书的内容选择方面,以下五个类别的图书比较突出:3:21.1文学类从1999年起文学类引进版图书平均每年以近200种的速度增长着,即使在2005年引进版图书总量相较上年下降6.8%的情况下,文学类图书仍然显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从各大图书排行榜中也可以看到,引进版文学类图书仍然是带动图书消费市场不断提升的活跃因素。从引进版文学类CIP数据内容反应看到,各家出版社对该类图书引进内容大致有:(1)国外当代畅销小说系列。出版社直接引进国外荣登畅销图书排行榜的文学作品。如译林出版社的“外国文学最新佳作丛书”、“当代外国流行小说名篇从书”;漓江出版社的“世界获奖科幻小说精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当代欧美畅销儿童小说”等。其次,引进版畅销文学类图书中科幻、推理、探案类小说一直处于上升阶段.
(2)国外名家经典集着。引进国外知名作家系列作品是文学引进版图书一直延用的方式,由于名家名作容易在读者心理上形成阅读期待,因此无论是文学经典还是畅销作品,进入中国图书市场,容易获得极大成功。如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村上春树文集”、作家出版社的“杜拉斯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近几年连续推出的哈利·波特系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凡尔纳经典科幻探险小说珍藏文库”等一大批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