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从生产到安装过程中需要经过长途运输,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道路的颠簸,管路件承受复杂多变的振动,若管路件设计不合理,在运输过程中产生应力集中,容易引起管路断裂。
传统的管路设计方法是根据经验设计管路,然后通过扫频、定频实验对管路进行评判,若不合格重新设计管路,然后再次通过实验验证,直到合格为止。这种设计方法周期长,实验成本高,提高了开发成本[1].
相对于传统的设计方法,数值仿真具有可重复性好、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可以有效降低开发成本[2].国内外的许多学者也对这方面的模拟方法进行研究,如贾涛应用ANSYS对商用室外机管路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正交试验表,确定商用室外机管路最佳尺寸组合[3].王帅研究了管路结构随机振动疲劳损伤与激振方式、方向和动应力响应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可定量预估结构在振动试验中强度的方法[4].
基于此,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对管路的扫频应力进行模拟,并通过实验对该模拟方法进行验证。
2 模拟分析。
以某个机型为例,对模型进行简化,采用ANSYS的Harmonic Response模块,通过大质量法施加载荷,对管路的扫频应力进行模拟。
2.1 仿真建模。
空调外机管路扫频、定频应力测试示意图,测试过程中将机子固定在振动台上,给振动台输入一定大小和方向的加速度,加速度的频率以一定的速率从低到高进行变化。
对仿真模型进行简化,由于空调的底盘、支架、边板刚性较大,且底盘与支架和边板都为刚性连接,可以默认振动传递过程未发生变化,即脚垫底部、大阀门连接管和冷凝器进出管的加速度与振动台相等,基于此简化前后的模型如图2所示,包括压缩机、管路件、脚垫及阻尼四部分,在仿真计算时将振动台载荷施加到管口以及脚垫底面,各种材料参数如表1所示。
2.2 网格划分及边界载荷。
网格划分如图3所示,其中压缩机采用实体单元,管路件和脚垫采用壳单元。
载荷的施加通过大质量法实现,大质量法常在单一激励仿真分析中应用,通过它可以施加惯性载荷。在管口及脚垫底面输入振动台载荷的惯性载荷0.75g,载荷的频率变化范围为6~15Hz,间隔为1Hz.
2.3 仿真及结果分析。
对管路各个频率下的应变进行模拟,重点关注图2中5、6、7、8四个点应力进行统计,因为此处管壁较薄,相对容易发生裂漏。
将各个频率下各点应变值绘制成曲线,如图4所示,从中可以看出,随着频率的逐渐增大,管路应变也逐渐增大,当频率为13Hz时,管路应变达到最大值488με,随着频率进一步增加,管路应变逐渐减小。
3 实验测试及分析。
将样机固定在振动台上,在管路的5、6、7、8点布上应变片,给振动台输入0.75g的惯性载荷,以0.5oct/min扫频速率,频率从6Hz~15Hz之间进行扫频振动试验,记录试验过程中的管路最大应变值及对应频率。
扫频振动管路应变测试截屏图,图中横坐标为频率,纵坐标为应变值,不同颜色的线代表不同测点。从图7中可以看出,随着频率的增大,管路应变缓慢增大,当达到某个频率时时管路应力迅速增大,然后迅速减小,这与图5的仿真应变趋势基本一致。
试验过程中的管路最大应变值及对应频率,从图中可以看出,管路最大应变为749με,对应频率为13.6Hz,对比仿真结果,两者最大应力对应频率近似相等,最大应力有所差异,实际测试数值比仿真值偏大,约是仿真的1.5倍。
4 管路优化。
为了保证运输过程管路的可靠性,根据相关标准,管路运输应力要求≦690με,此套管路最大应力为749με,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整改。
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压缩机脚垫较软,压缩机晃动大,连带管路一起振动,造成管路运输应力超标。解决运输管路应力超标的常用方法有增大压缩机脚垫硬度,增加管路柔性,降低四通阀高度以及对四通阀进行局部固定等,结合本机子的实际情况,对其中一条管路进行了调整,并用管夹将另外一条管路进行固定。
TAG标签: 代写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