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堂论文网致力于各类论文代写、论文发表、论文修改、论文查重等论文服务!客服QQ:82274534

客服热线:14795812138
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古诗鉴赏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www.daxuelw.org  发布时间:2019-11-06  
摘 要:高中古诗鉴赏教学的知识性困难可以通过工具书或者网络查阅有关资料,比较容易得以解决;而鉴赏性困难,仅靠知识的传授和获取是无法解决的。针对这一困境,文章提出了通过实施“五环”阅读模式、尊重个体阅读体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让学生养成真正的鉴赏古诗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古诗;鉴赏教学;有效策略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诗歌教学模块中提出了以下评价标准: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能否拓展想象和联想,能否通过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有独到的感受和对作品的创造性理解等。 
   而学生的实际阅读鉴赏古诗水平又是如何呢?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四年福建省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分值均为6分,2011年全省平均分3.2分,2012年3.32分,2013年3.69分,2014年3.34分。学生的实际鉴赏古诗能力较低,由此可见一斑。 
   教学实践也表明,高中学生鉴赏古诗普遍存在两个困难。一是知识性困难,如字词、背景等;二是鉴赏性困难,如学生能否运用想象和联想,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找到自己独到的感受等。前者相对容易解决,只需要查阅有关资料,运用工具书或者网络就能解决;后者仅靠知识的传授和获取是远远无法解决的。那么该采取哪些有效的策略,让学生养成真正的鉴赏古诗能力呢?为此,笔者做了以下教学尝试。 
   一、实施“五环”阅读模式,开启古诗鉴赏之门 
   (一)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知人论世,即要全面了解作者所生活的环境、时代和生平。许多作者的生平遭遇,经常突显诗所表达的主旨,如陆游创作《书愤》之前已被罢官六年,蛰居山阴家中,写这首诗时才被朝廷重新起用,藉此可以读懂该诗蕴含了作者满怀收复故土的希望和激奋,又饱含岁月不居、报国无门的愤激和辛酸的复杂感情。知人论世,还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特点,如苏轼豪放、潇洒,陶渊明鄙视权贵等特点。 
   (二)审视标题,助力理解 
   审视标题,即利用题目的提示作用,从中找到主要信息,更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内容。如李白的《越中览古》点明了作品怀古咏史的思想感情。又如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准确地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仅仅阅读诗句,是无法找到其中的要义。若结合题目理解,就能明白此诗是抒发观书后的人生感想,是一首不折不扣的哲理诗。诗里运用了比喻手法,把人的心灵比作池塘,为使池塘永远清澈,就得有活水从源头不断地流进来,从而形象生动地告诉人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新知,才能达到至高的境界。 
   (三)揣摩语言,品味意象 
   古诗中,有不少作品内容富有诗情画意,而且意境优美,赏析时要充分抓住典型意象,揣摩语言内涵,品味悠远意境。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一诗,先用“笼中鸟”“池中鱼”“尘网”等意象,比喻作者误入官场,失去自由,表达他对官场的厌恶。再通过“草屋、桃李、炊烟、鸡鸣”等一系列意象,组合成了一幅幽静恬淡、清新美丽的田园风光图,表达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四)重在炼字,着力剖析 
   “诗要炼字,字者眼也”。在鉴赏中,要特别抓准“诗眼”。“诗眼”既得,便势如破竹,境界全出。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中围绕“怨恨”一词,咏叹王昭君的千载之怨,也借此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独留青冢向黄昏”,一个“独”字饱含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与寂寞;“环珮空归月夜魂”,一个“空”字,表面上是写昭君葬于塞外,魂归汉朝也是徒劳,实际上将诗人的悲愤之情、哀悼之意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 
   (五)吟诵涵咏,领悟诗意 

TAG标签: 教学策略研究  

联系方式

客服QQ:82274534
客服QQ:84468591
热线客服 :15012858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