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态特征。
1.1 茶蓑蛾。卵椭圆形,长约 0.8 mm,米黄色。蛹长纺锤形,深褐色,雌蛹头小,体长约 20 mm,具有臀刺,蛹上无触角及翅痕。雄蛹细长,长约 13 mm,腹部末端弯曲,触角、翅芽痕明显。茧丝质,纺锤形,外裹枝叶,长 26 ~30 mm,每囊有虫 1 头。老熟幼虫体长20 ~ 24 mm,头黄褐色,胸背具纵纹 2条,各节纵纹两侧,均有 1 个褐斑,腹部各节背面,有黑色瘤突 4 个,构成梯形。成虫雌蛾蛆状,无翅,头小,胸背弯曲,体长 12 ~ 16 mm,黄褐色。雄蛾触角丝状,体长 13 mm,展翅 24 ~ 30 mm,翅 2对,暗褐色,前翅近外缘有 2 个透明斑。
1.2 白蓑蛾。卵椭圆形,米黄色,长约 0.4 mm.
幼虫头部褐色,胴部淡黄色,背面有褐色点突。蛹赤褐色。老熟幼虫护囊长 35 mm,下端尖笔筒形,灰白色,丝质,紧密,护囊外不粘枝叶碎片.雌成虫无翅,蛆状,黄白色,体长 9 ~ 14 mm,头小,胴部肥胖。雄成虫体长 8 ~ 11 mm,触角羽毛状,翅 2 对,透明,腹部及后翅基部具白色鳞毛。
1.3 大蓑蛾。卵椭圆形,长约 0.8 mm,宽约0.5 mm,淡黄色。雌蛹体长近 30 mm,赤褐色。雄蛹体长约 20 mm,暗褐色,臀刺二叉状,叉端各有钩刺 1 个。发育成熟的幼虫护囊,长 40 ~ 60 mm,囊为丝质,柔韧紧密,外粘枝、叶碎片,排列不规则.幼虫体长 25 ~ 41 mm,头半球形,褐色,雄虫头部中央有白色"人"字纹。胸部各节背板黄褐色,中央有 2 条纵沟。具胸足 3 对,腹足 4 对,尾足 1 对。雌成虫无翅,蛆状,体长 22 ~ 30 mm,头部黄褐色具光泽;胸部背板及臀板色较硬、光亮、腹部黄白色,密生短茸毛。雄蛾有翅 2 对,黑褐色,体长 15 ~ 18 mm,展翅 26 ~ 34 mm,胸腹黑褐色,触角羽毛状,前翅有 4 ~ 5 个透明斑。
2 生态习性。
2.1 茶蓑蛾。该虫在河南地区 1 年发生 2 代。幼虫一生戴护囊取食枝叶,以幼虫在护囊内越冬,护囊悬挂枝上.
越冬幼虫翌年 3 ~ 4 月旬均气温 10 ℃以上时开始活动,雄虫 5 月下旬 ~ 6 月中旬化蛹,雌虫 6 月下旬化蛹,成虫 6 ~ 7 月出现,雌虫将卵产于护囊内,卵期 7 d 左右,幼虫孵化后,爬出护囊,吐丝借风力扩散.雌虫一生不离开护囊,雄蛾羽化后,夜间同无翅雌成虫交尾。幼虫孵化后,先取食卵壳,然后分散为害,扩散后的初龄幼虫取食叶肉,留表皮,并吐丝粘合微小的植物碎片,做成小护囊,随着虫龄增大,食量巨增,能将枣叶吃光,幼虫喜在夜晚无光时取食,尤其傍晚、清晨喜欢活动。大幼虫爬行时护囊套在腹部末端,头、胸外露。幼虫蜕皮时,在护囊顶部吐丝封住囊口,并将护囊同小枝缠在一起。老熟幼虫亦在囊内化蛹。
2.2 白蓑蛾。该虫在河南地区 1 年发生 1 代。以幼虫在护囊(茧)内越冬,6 月化蛹,7 月成虫羽化。
成虫将卵产于护囊内,幼虫孵化后,吐丝不垂,靠风力扩散.幼虫一生都在护囊内生活,开始幼虫背着护囊活动于枝叶上,越冬前吐丝将囊紧缠在枣枝上,并封口御寒,来春枣树萌芽时,幼虫继续取食枣叶.
2.3 大蓑蛾。该虫在河南地区 1 年发生 1 代。以老熟幼虫在护囊(茧)内越冬。成虫多在夜间羽化,雄蛾白天静止,晚上活跃,有趋光性。部分雌虫可孤雌生殖,产卵量虽少,但卵可正常孵化为幼虫。蛹期 6 月 ~ 7 月上旬,成虫期 6 月下旬 ~ 7 月中旬,卵期 7 月中旬,幼虫期 7 月中旬 ~ 翌年 5 月下旬。
3 防治措施。
秋冬季树木落叶后,护囊暴露,结合整枝、修剪,摘除护囊,消灭越冬幼虫.
或人工摘茧放在适当场所,让天敌昆虫羽化,以保护天敌。在幼虫发生期,喷杀灭菊酯 6 000 ~ 8 000 倍液,杀虫率可达95%.树体高大,喷药不便时,可在非果期用久效磷原液防治,具体方法是:在主根上钻洞 3 个,每株注药 15 ~ 20 ml,以杀死幼虫。也可用青虫菌 1亿/毫升菌液喷之,杀虫率可达 80%;若在菌液中加入少量杀虫剂,可提高杀虫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贻金。 枣树病虫及其防治 [M] .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森林昆虫 [M] .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