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堂论文网致力于各类论文代写、论文发表、论文修改、论文查重等论文服务!客服QQ:82274534

客服热线:14795812138
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走向歧途的语文“生成”课堂

来源:www.daxuelw.org  发布时间:2019-11-06  
在“新课程”和“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语文的课堂教学也在不断摸索着最佳的“新课堂”形式,其中“生成性”课堂已经逐渐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详的术语,而语文课堂要以生成为价值追求,也早已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众所皆知的新课程理念。 
  然而当“生成”一词在课堂上、校园里、论坛中、教育教学杂志上成为舌尖上的热点时,我们不得不凝神静思——在我们为体现“生成”而生成的课堂实践中,“生成”是否也应该贴上“打假”的标签! 
  与“生成”相对应的是“预设”,二者的侧重点究竟在哪里? 
  “预设”是传统教学曾经乐此不疲的教学方式,在预设过程中,教师主要考虑线型设计,关注“教师怎样教”的问题,即“以教定学”;“生成”是新课改孜孜不倦追求的高度,在生成教学中,教师主要考虑框架设计,关注“学生怎样学”的问题,即“以学定教”。 
  从传统的“以教定学”到新课改的“以学定教”,表面看,似乎只有两个字的位置对调,实践中却是观念的艰难转变。 
  纵观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不可否认,一些教师心里放着新课标“以学定教”,但手里还是拿着那张旧船票,高举“生成”的旗帜,在实践中将“预设”进行到底。 
  “预设”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环节和程序,“生成”则是在程序实施过程中引发出来的有关问题。有人说:“不去认真预设,那是不负责任;不能善时生成,那是不够优秀。”但是,一节课,45分钟,预设的任务要完成,生成的问题要解决,我们如何选择?所以我们会发现,在新课改中,我们很创造性地迎合了两者。这主要表现在: 
  表现一,钟表式的教学过程——约定时间的“生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是评价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语文也不例外,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质”的同时,也受制于课堂教学的“量”的要求,然而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不确定的过程。“复杂”是因为,真正的语文课比其他的学科增添了情感价值观的交汇,没有教师可以预料情起于何处,终归何处;“不确定”是因为,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是师生碰撞的舞台,没有教师可以控制学生感性思维的强度、理性思维的宽度。这些随时可能的“生成”都会导致语文课堂进度的不可预知性。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为了用“旧船票”登上“新课改的大船”,一些教师能动性地处理着“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曾经听一位老师讲授《老王》,整堂课以问题串联的方式进行,甚至在课件上每个问题的思考时间都“明码标价”,看似自主“生成”的答案,却给人一种生硬的感觉,5分钟一个答案,3分钟一个感悟,45分钟的课堂变成了N个5分钟和3分钟的组合——只为看似“生成”一个表象,而不是让学生体验探索过程中的快乐,在钟表的摆动过程中,学生机械地“生成”一些最终会在屏幕上呈现的内容。 
  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认为“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1]但是为了体现课堂的“生成”性而采取钟表式的教学过程,这种约定时间的强制性的“生成”,价值又在哪里呢? 
  表现二,一键式的课件操作——灌输式的“生成”。长期以来,作为教师,我们已经习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把课堂作为自己实施教案的阵地,把自己当做分析、讲解课文内容的工具。经常听到老师在上完一节课之后,无比遗憾地说:“这个内容本来准备了,却忘了说了。”或自怨自艾地讲:“我没有完成教案啊。”……多媒体普及之后,给这类老师带来了福音,一键式的课件操作教学解决了所有的难题,而老师也逐渐沦为了没有创造性的点击“机械工”。 
  当教师把“讲完”“预设”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时,课堂上便不再有“学生”,只有教案的变形——课件;课堂上便不再有智慧,只有现成的答案——投影。 

TAG标签: 语文课堂  

联系方式

客服QQ:82274534
客服QQ:84468591
热线客服 :15012858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