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ww.daxuelw.org 发布时间:2016-12-13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石和根本保障,而推进农业机械化(或称农机化)又是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或者说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在生物育种、智能农业、农机装备、生态环保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加快研发高端农机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这两个中央文件集中体现了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研发农机装备、推进农机化的极端重要性。然而农村农机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众多,并且不同地区其发展的水平和速度也不一致,呈现出区域的不均衡性。这种区域的不均衡性造就了区域农村农机化发展模式的迥异,导致了推进农村农机化手段的差异性。如何在不同区域的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区域的农村,实施行之有效的农机化,使之实实在在地造福区域百姓,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武陵山片区作为国家的连片特困区域,具有地理位置偏远、民族人口比例大、农村人口数量多、经济水平欠发达、农机化程度不高等特征,是一个需要国家花大力气实施精准扶贫和推进农机化的西部地区,同时也是一个较好的研究农机化区域差异性的问题对象。2011 年国务院批复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 年)》中明确指出在片区“发展农用机械”的迫切性,并将其与国家的扶贫攻坚战紧密结合。于此可见,在武陵山片区推进农村农机化已刻不容缓,同时需要精确找准发展农机化的着力点,从而便于充分依托各种片区资源,真正使农机化成为解放片区农村生产力、提高片区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
机械工程学科(或称机械学科)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学科之一,它一方面集机械设计、加工制造、管理维修等教研活动于一体,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不同层次的机械人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专业人才孵化器;其另一方面又着眼于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完善自身结构,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各种技术服务和保障,可以说是一个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推进器。鉴于推广区域农机化的进程就是在区域农村普及农业机械作业的过程,而农业机械的产品开发却又离不开机械学科的支撑作用,故而推进区域农机化需要机械学科的发力和支持,有必要充分用好、用实这门学科的专业价值和促进作用,从而使之为区域农机化的发展增添活力和后劲。
笔者从学科服务的视角出发,将武陵山片区作为落脚点,研究了机械学科促进区域农机化发展的具体问题,抛砖引玉式地给出了如图1 所示的“请进来”、“走出去”、“促互动”和“搞自建”等具体路径,对区域农机化的推进将起到现实的指导作用。
机械学科促进区域农机化发展的路径示意图
一、请进来,学科直接服务农机化对象
要使机械学科更好地服务武陵山片区农机化需求,首先必须抓住农机化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这个中心点,主动强化机械学科服务片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意识,在机械学科所属的片区高校中积极组建各种形式的农机化服务机构,并且大力宣传和介绍这些农机化服务机构,将当地农民请进来,实行面对面的农机化技术培训和服务。
依托机械学科所属高校搭建片区农机化培训中心,定期地开办农机化培训班,邀请当地农民来校进行无偿学习,给他们宣讲使用农机生产的必要性,介绍农机使用的注意事项,普及农机生产的安全知识,并告之所需的农机维修技术,甚至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帮助他们组建片区内较专业的农机宣传志愿队,希望以农民自身这个点带活片区农机化这个面,从而增强片区广大农民积极使用农机进行农业生产的意识以及自主购置农机的意愿。同时,借助片区农机化培训班,给片区农民讲解一些农户通过联合使用农机共同致富的例子,让片区农民了解农机联合共享的重要性,甚至可以帮助指导他们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
依托机械学科所属高校组建片区农机化技术中心,积极与当地农机部门保持沟通交流,充分调研片区内的农机使用情况,努力挖掘片区高校的技术资源优势,进而组织学科教师编写并推广适应片区农机化的科普书籍,使当地农民做到有书看、看好书;借助片区农机化技术中心,对服务于农民朋友的县乡农机技术管理人员进行类似于进修的机械技术培训,进一步提升其服务农机化的专业水平;同时鉴于这种人员进修培训的无偿性,不但一定程度上会缓解当地农机部门培训资金的紧张局面,而且某种形式上也为农机专业人员开辟了学习的新捷径,故而也为进一步提升片区农机培训学校和农机推广站的服务水平奠定了知识基础。此外,如果农村个体农户或农村集体合作社遇到农机方面的技术困难,可以电联或走进当地高校的农机化技术中心寻求技术上的帮助,或者直接联系技术中心的学科师生帮助维修农机设备。
二、走出去,学科师生帮扶推进农机化
机械学科是与机械行业直接对口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学科促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优势,在服务片区农机化的过程中,要鼓励机械学科师生走出去,将所学的知识和技术送到广大农村,主动帮扶发展农村农机化。要促进机械学科更好地服务片区农机化发展,首先要加强学科师生农村田野调查的意识,树立学科师生自主开发新农机的精神。武陵山片区地形坡度较大,农林作物品种较多,涉及农村农机调研的内容包括何种地貌适合何种农机行走和耕作,哪些作物果实适合农机化采摘和加工,哪些农机随时代的变迁难以适应当地作业特色,何种农机又会更好地适合片区生产环境,农机化之后当地经济效益会有怎样的改善等等。结合这些第一手的田野调查资料,机械学科师生便可自主设计、独立开发出满足当地农民需要的农机产品。譬如,湘西自治州椪柑栽培是农业部大力扶贫的一个产业项目,针对该产业我们可以实施现场田野调查,为当地企业设计、研发适宜的椪柑采摘机械和深加工设备。
农村农机化带来的福利需要农民看得见、摸得着,机械学科师生帮扶发展片区农机化可以采取建立乡镇农机化学科示范点的模式,着眼于乡镇的产业特色和发展差异,专注于农机化的定点扶持,并使该类示范点起到技术试验和模范宣传的作用,类似于但又不同于政府推行的农机化示范区,如农业部实施的湘西自治州龙山县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项目,虽然加大了农机化的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但却没有将当地高校机械学科的技术创新优势发挥出来。学科师生要找准合适的农业乡镇,定位农民的生产需求,定期下到乡镇指导农机技术,运用所学专长帮助农民淘汰不合时宜的农机设备、选购合乎地情的生产机具,并且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农具的使用,甚至利用所属高校资源扶助农民在乡镇建立自己的农产品机加工企业。通过走出高校、走进农村等实际行动,以农机化学科示范点带动整个片区实现农业机械化,不失为一条使农村农机化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片区农机化离不开当地农机企业的发展和支持,农机企业在市场因素的驱动下会致力于开发适合地方特色、物美价廉的农业机具,所以生机盎然的农机企业是片区实现农村农机化的关键一环。然而武陵山片区农机企业普片面临人才匮乏、资金短缺以及争取项目支持难度大等瓶颈,随之带来的是农机技术难以创新、农机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机械学科师生可以争取与当地企业推行切实的产研一体化,不断利用自身的人才资源和学科优势为农机企业革新关键技术、争取项目经费,这样不但能盘活农机企业的生存空间,为当地农机化注入活力,而且还能带动自身学科的强劲发展,实现利益的双赢。湘西自治州某制造有限公司密切联系省内高校的机械学科,着眼农民和农机化的现实需求,积极争取国家科技专项的经费资助,研产实用的农业机具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此外,机械学科师生走出去帮扶发展农机化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要使这种持续性得以长期化,还有必要组建一定数量的帮扶当地农机化的技术服务小组,现场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并使之在推进片区农机化的实践中逐渐更新技术服务理念,不断提高业务技能水平,从而使片区农机化的发展更具有机械学科的特色。
三、促互动,拓宽学科服务农机化空间
机械学科拓宽片区农机化服务空间,首先体现在形成并促进农户与农户及农户与农机企业之间的互动联系。机械学科通过与片区农户和农机企业建立联系,利用所属高校的计算机及网络等资源建立片区农机化信息库,一方面将农户需要购买的农机设备录入数据库,包括农机设备的型号性能、使用年限要求等数据,另一方面将当地企业正在销售的农机商品也纳入数据库,包括农机设备的使用功能、卖方价格要求等数据。凭借这种大数据、物联网的概念,机械学科在其中可以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不仅方便了农民朋友查询农机信息的途径,使其清楚了解到在就近市场上能购买到哪些所需的农业机具,而且也便捷了当地企业掌握片区农机市场讯息的渠道,使其能够及时开发出满足当地农民需求的特色农机产品。当然,作为中间人的机械学科也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农户和农机企业的互动信息,做到诸事心中皆有数,并且利用这些信息还可以坐实诸如将农户之间的农机设备实施资源共享、为农户和企业之间的农机购销活动牵线搭桥等工作,从而便于更好地推动区域农机化发展。
片区的地方政府对农村农机化的扶持政策是一贯的,年年都会给当地农村发放一定的农业补贴。为片区的地方政府献计献策,确保财政专项拨款科学地用到农机化刀刃上,是机械学科拓宽农机化服务空间的又一重要方式。鉴于机械学科能够起到推进农机化发展的作用,其有必要、有责任与政府建立起相互协商沟通的机制,旨在通过主动合作的互动关系,共同推动片区农村农机化的实现。积极参与政府的农机化务虚会议,向政府出谋划策,使出台的农机化政策更加人性化,比如,推广哪些特色农机会切实地改善农民生产状况,确保实现片区经济利益的最优化;实行哪些一站式服务会更好地引领农民购买农机,从而实现片区农机流通的新常态等。经常参加政府举办的农机化公益性活动,走上政府搭建的宣讲论坛帮助宣传农机化政策及其带来的利好,为农机化政策的落实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积极协助国家举办的各项科技惠民服务活动,比如“科技列车行”活动,并藉此类活动良机,大力加强农机化的整体服务意识,加快普及农机化的科技知识,从小从细做好农机化的科技创新服务工作,从而为加速推动片区农机化的发展铺好路、搭好桥。
四、搞自建,通过建设学科推进农机化
片区农机化的进程实质上是一个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机械学科作为其中的一个促进影响因素,为了增进农机化服务的质量,应当自觉顺应农机化的发展形势,努力改善自身办学的农机服务理念,优化调整机械学科的课程体系布局,加强机械学科农机方面的师资队伍建设,使机械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片区农机化特色。因地适时地增设农机化专业,并合理制定农机化专业的发展规划,科学设置农机化专业的课程体系,主动构建农机化专业的实践环节,并将农机化专业的建设与片区的农机化发展紧密结合,使之为片区的农机化发展做足学科专业上的准备。积极培养符合片区区情的农机人才,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和手段,将发展片区农机化所需的一些知识引入到课堂上来(比如农业机械学课程知识),将片区农机化发展积累的一些技术融入到实验室中来(比如农机制造维修技术),将片区农机化发展所致的一些理念穿插到诸如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等主干课程中来,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农机的兴趣,使之掌握扎实的农机技术和管理知识,为其毕业后留在片区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片区的农机化事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员储备。此外,机械学科还需注重与片区内的其它工程学科交叉融合、互通有无、协同合作(比如电气工程、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学科):针对片区的农机人才培养可以实施专业协作发展、教学资源共享、人才联合培训及实践条件共建等多方位、多层次举措,可以成立农机化多学科教学联席会,共同研商农机人才培养的多学科理念、模式和方法;针对片区的农机化服务可以实行多学科联合互动,发挥多学科集群优势,形成多学科技术合力,可以组建农机化技术多学科协同中心,共同攻克农机化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障碍和困难,从而使机械学科与其它学科一起为武陵山片区的农机化发展共同出力。
总之,区域农机化的推进与区域的农村生产状况改善、农业结构调整及农村城镇化推进等一系列农村发展问题紧密相联、息息相通。机械学科以其独特的学科优势和技术特长,在推进区域农机化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中间人角色,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催化剂作用。通过机械学科促进区域农机化的发展,为区域农机化的推进集思广益、添砖加瓦,是一条既具有区域特色又具备学科亮点的农机化道路,也是一条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持续研究的农机化道路。
TAG标签:
代写机械论文 代写MBA论文 代写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