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堂论文网致力于各类论文代写、论文发表、论文修改、论文查重等论文服务!客服QQ:82274534

客服热线:14795812138
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范文 > 环境论文 >

试论黄河中游地质环境背景分析

来源:www.daxuelw.org  发布时间:2017-07-04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象征。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黄河中游地质环境背景分析

由于水土流失带来下游河道的严重淤积,使得每年大约16亿t泥沙进入黄河河道,其中大约1/4淤积在黄河下游,使下游成为地上“悬河”[1]。黄河中游地区由于暴雨集中,植被稀疏,土壤抗蚀性差,加上土地利用不合理,使黄河中游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黄河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地。由于岩土侵蚀,导致土地退化、荒漠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加之黄河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造成了黄河流域洪涝、断流等危及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灾害。

开展实际野外调查,查明岩土侵蚀的主要环境地质背景对该地区强烈的岩土侵蚀发育影响,重点认识地层岩性特征以及导致该地区强烈岩土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解决该地区侵蚀监测预报,防治黄河带来的危害性非常有帮助。

1 地质构造背景

研究区在地质构造上(图1)属于华北地台鄂尔多斯台向斜的一部分,为较稳定的中生代内陆坳陷盆地。构造变动极其微弱,只有轻微的波状挠曲和小断裂构造,地壳运动主要表现为升降运动。根据沉积旋回和区域性不整合的特征[2],准格尔旗境内的地层可分为三个构造,印支期构造层由三迭系及其以前的老地层组成;燕山期构造层包括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喜马拉雅期构造层则包括第三系上新世地层。

图中可以看到大小环形隆起7个,隐伏断层40余条,这些隐伏断层成近东西向展布,南北向的隐伏断层较少,最大的是沿纳林川、十里长川方向的北西南东向断层,这些断层相互交错,控制研究区内微地形地貌。

Fig.1 The position of studied area and tectonic map

根据区域构造发育情况和现有的岩土侵蚀现状可以看出,大的侵蚀冲沟的发育基本上沿大的构造线发育而成,如纳林川的发育是沿着大的构造线而成,其支沟也是沿袭的伴生小构造或构造影响带的发育而发育。小的侵蚀冲沟的发育和发展方向也受小构造控制(图2)。所以,构造控制着岩土侵蚀的主要发展方向。

Fig.2 Minor fault and rill erosion

2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与岩土侵蚀的方式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调查区内的总体地势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沟谷面积占30%~40%,沟网密度达3~6 km/km?2。北部地势较平坦,波状起伏,由于靠近沙漠,地表大部覆盖浅层沙,岩土侵蚀类型主要是风力侵蚀,水力侵蚀现象相对较弱[3]。中部地区以劈砂岩分布为主,如圪秋沟、干察板沟、布尔洞沟和尔架麻沟小流域,地形破碎切割强烈,沟谷发育,相对高差较大,岩土侵蚀方式以重力侵蚀为主要[HJ1.9mm]的表现形式,水力侵蚀相对处于次要的地位,在纳林川以东、十里长川以西和库布齐沙漠以南地区为砂质黄土劈砂岩丘陵区,在地形低凹处,因风蚀较轻,尚残留有部分黄土,但厚度不大,地形总的特点是较平缓,呈波状起伏,沟道较浅,岩土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岩土侵蚀现象相对较轻。研究区西南部,虽以基岩为主、地势较高,但地形相对平缓,岩土侵蚀方式以水力侵蚀为主、风力侵蚀,重力侵蚀次之[4]。

3 主要地层及分布

调查区内出露的地层有: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T.1l)和尚沟组(T.1h),中统二马营组(T.2e),上统延长组(T.3y);侏罗系下统延安组(J.1y);白垩系下统的东胜组(K.1d);第三系(N.2)和第四系的黄土、砂黄土、冲洪积物及风积沙(表1)。其余地层由于构造运动被侵蚀或沉积间断而缺失[5]。

Table 1 Strata table of studied area

本组呈条带状分布,走向北西-南东。分布于干察板沟、西尔加马村、束机沟、拉麻敖包、沙圪堵东、西五色浪沟、孙二家庙沟等地,出露面积约为1 000 km?2。上部主要为浅粉红色、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与含砾中粗粒紫红色砂岩互层,夹紫红色泥岩及粉砂质泥岩(图3),具有交错层构造;下部为灰白色、紫红色砂岩夹紫红色泥质砂岩、砂质粉砂质泥岩,交错层构造特别发育。本组岩相和厚度总的说来变化不大,厚度大于140.97 m,与上覆和尚沟组为连续沉积。


 



TAG标签: 试论  地质  黄河  

联系方式

客服QQ:82274534
客服QQ:84468591
热线客服 :15012858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