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ww.daxuelw.org 发布时间:2016-12-13
一选题
首先谈一谈如何选题,这是做毕业论文要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往往被安排在四年级第一学期末,总共不到半年时间,而这段时间他们同时还要忙着考研或求职,时间颇为紧张,因此,我们本着务实的原则,采取了以下办法选题。
一是考虑已有基础。有些同学的课程小论文和学年论文基础较好,颇有新意,因此我们就建议学生们在原来课程小论文或学年论文已有的基础上继续扩展、深化,完成毕业论文,这样充分利用了已有的成果和资料,同时也节省了适应新论文课题的不少时间,而且更能保证对一个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二是考虑学生兴趣。有些学生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只是应付,没有可发展余地,针对这一部分学生,就得和他们交谈,在交谈中了解学生的情况,尤其是了解他们的兴趣,他对哪类作品、哪类作家感兴趣。然后,再根据他的兴趣帮他确定选题。在选题的过程中,有三种具体方法可供选择。第一,做反面文章或翻案文章。也就是说,针对已有论文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可以以“与……商榷”之类的形式展开,做反面文章或翻案文章。第二,补充和深化已有观点。让学生对他们阅读到的论述不足的论文进行补充和深化,甚至还可以对众多不同的观点进行综合,只要能自圆其说。第三,写自己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观点。学生在读书中有自己独到的感受或独到的观点,这是相当可贵的,应该充分肯定,并大力支持。
三是小而有新意。首先,告诉学生本科毕业论文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学术论文,不一定要求达到很高的学术水平,以免学生好高骛远,最后发现时间不够,结果草草完成。然后,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任何论文,尤其是短短几千字的本科论文,题目要小,才能集中,才能更好地深入挖掘; 同时又要新颖独特,至少得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最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尽量选择前人没有做过的题目,主要包括在我国介绍和研究较少的作家或作品,例如《论〈八月之光〉中人物存在状态的不确定性———以克里斯默斯为例》,又如《试论〈尼基塔的童年〉中蓝色意象的内蕴》这两篇论文的选题就非常好,小而新颖独特。
选题是否合适也与资料的查找密切相关,只有了解他人在本论题上已有的成果和已达到的水平,这样才不致盲目选题,才能少走或不走弯路。为了强化这个环节,我们要求学生写近20 年研究资料索引和综述,有些同学急功近利,在没有广泛了解本论题研究成果的情况下就匆匆下笔,而且自己觉得很有创新,等到需要充实内容的时候才去查找相关资料,结果往往发现前人之述备矣,于是要么是拜倒在前人的成果上,没有创新,要么是中途改弦更张,弄得前松后紧,影响论文写作进程。
二查阅资料
在选好题目之后还要围绕选题进一步查找、阅读和消化资料,搜集与论题有关的主要资料以及前人对有关问题的研究成果。人文学科的论文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论文不同,很少借助实验的手段,因此,文献的查找和阅读是论文写作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不仅是一个搜集资料、形成论点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他人如何写作论文的过程。
在搜集资料的时候要让学生注意: 一是尽量选择第一手资料,而少用转引的资料,以确保可信性,因为第一手资料可以提供最可靠的事实根据; 二是搜集与论题密切相关的资料,这主要是教师为学生开列相关的参考书目,包括专业的和相关理论乃至传记方面的。
此处以一篇题为《试论〈教堂尖塔〉中狂欢化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的毕业论文为例。《教堂尖塔》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之一,“狂欢化”这一概念则是苏联文艺评论家巴赫金首先提出的,他在《拉伯雷研究》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两部专著中都着重论述了“狂欢化”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手法是如何运用的。因此,对于这篇论文而言,《教堂尖塔》、《拉伯雷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这三本书就是第一手资料,除此之外,威廉•戈尔丁的传记、有关“狂欢化”理论研究的论著,有关《教堂尖塔》乃至戈尔丁其他作品的评论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找到相关资料后一定按照论文格式要求随时记下出处,例如作者、书名( 文章名) 、出版社( 期刊名) 出版时间( 发表时间) 乃至页码等,这样既表示对前人成果的尊重,又便于读者查证。有的同学在查找资料的时候嫌麻烦,漏掉了这一环节,等到写注释或参考文献的时候反过来再去找,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有时在有限的时间内也许根本找不到,因为资料被别的读者借走了,结果不是忍痛割爱就是因言无根据而削弱了文章的可信度。
三撰写论文
本科生由于初学写作论文,缺乏经验,因此,在具体指导他们的论文写作时,我们往往注重三个环节。
一是撰写提纲。有的同学拟定提纲的时候不认真或者干脆直接写初稿,这样很容易导致论文写作中逻辑混乱、论证不严密,在这种情况下重新修改反而更浪费时间和精力,真所谓“欲速而不达”。为此,我们明确要求学生必须首先撰写论文提纲。具体而言就是在对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和提炼之后,论点逐步形成,接着进一步整理那些能够说明论点的例证和材料,然后构思并撰写论文的提纲,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为通过提纲可以梳理思路、布局谋篇,从宏观上确保论文论点突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前后连贯、合乎逻辑。
二是学习范文。论文提纲撰写好后,不要急于写作,而是教师先挑选一定的论文范文,让学生仔细阅读和揣摩,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在外国文学方面,一般是选择一些外国文化或外国文学研究名家或专家的论文,尤其是挑选学生感兴趣且文笔颇为生动又有一定深度的论文,如刘小枫、何云波等人的论文。
三是写作论文。对于初学写作论文的本科生而言,我们往往建议通过以下模式来进行布局,待写作技巧圆熟以后就可以不拘一格了。正文首先要有一个总的立论,也就是引子,在这一部分说出你的主要论点; 引子之后,文章论点的阐述最好有三个以上( 含三个) 的展开层次,各层次应各有小立论( 小标题) ,小立论之间应当具有并列、层层深入等逻辑关系; 而且,每一部分论述都要以概括或提示性语言开始,或交待下面要说的内容,或提示与前段论述的联系,这样不仅层次清晰,同时也保证了论述的力度。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论〈八月之光〉中人物存在状态的不确定性———以克里斯默斯为例》这篇论文的结构安排。文章的开头部分( 引子) 明确提出自己的论点( 总论www.txlunwenw.com) : 人物存在状态的不确定性是《八月之光》的中心问题,接着文章分三个部分展开论述,三部分之间呈层层深入的递进关系:第一部分首先从“不确定性”这一概念与现代主义的关系入手,分析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和表现; 第二部分以克里斯默斯为例,详细论述了小说中人物存在状态不确定性的三种表现———时间中的悬浮、空间里的游离和信仰上的偏执; 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重获确定性的可能性,即福克纳虽然在小说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另一个人物形象莉娜的象征意义却间接地指出了一条解救之道。另外,这篇论文的各部分之间也相互照应,有一些起承转合、过渡衔接的语句,例如在第三部分的开头,作者写道: “正如前文所言,小说中的人物并不是任由确定性失去,他们也在努力地寻找确定性,因此才有比如精神偏执等种种表现。那么,福克纳在小说中究竟有没有给出解救之道呢?”紧接着,作者就分三个方面来论述“重获确定性”,这样,整篇论文就显得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前后贯通了。论文初稿写出来之后,还需要认真修改,常言道: “玉不琢,不成器”,好文章往往都是经过反复推敲、润色、加工而成的。修改的时候首先看看论述是否符合逻辑,层次是否清楚,文气是否贯通,详略是否得当,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得当。电脑和网络的普遍使用一方面提高了写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一部分同学将写论文当成了文字的拼接和组装,于是出现了“搭积木式”的论文,另外,论文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同音异形的错别字,这对于人文学科的论文来说是尤其不应当出现的错误。因此,认真的修改和校对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反映了作者的写作水平,同时也反映了他( 她) 的写作态度。
最后再说一下标题、摘要、关键词、注释和参考文献,这些是除正文之外毕业论文中必不可少的项目。
标题体现了作者提炼语言的能力,好的标题不仅切合文章内容,而且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突出文章学术价值的作用。中文的标题一般不要太长,以20 个字以内为宜,如有需要,还可以加上副标题。
关键词又称主题词,是论文中起关键作用、最能说明问题、代表论文内容特征的单词或术语,以便存入情报检索系统的存储器,供检索用,一般是3 ~ 5 个。
摘要要求言简意赅,一般字数在200 字左右,与提纲遥相呼应,对论文的主要论点和思路进行概括,使读者看后能够对论文的思路有大致的了解。摘要不是正文的一部分,因此将摘要当作论文的开头是不妥的。摘要应当在论文完成之后再写,否则论文一旦修改,摘要也要随之修改,有的论文出现摘要与论文内容不一致的现象,恐怕就与这两部分内容写作的先后顺序颠倒有关。
注释不同于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指的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一般列于文末; 注释是对正文内容所做的进一步解释,规范、准确的注释是优秀论文的标志之一,因此非常值得重视,一般排印在该页的页脚或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顺便提一下,在论文中,无论是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都要服从主题的需要,选取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论述或资料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另外,摘引也要做到准确而有度,既不能断章取义,也不能过度摘引而不见作者本人的观点。而且,论文的思想来源和资料来源,都应一一准确注明,这不仅是一个写作规范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治学态度的问题。
TAG标签:
代写MBA论文 代写EMPA论文 代写MPA论文